新闻中心

+

敦煌种业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 2024-02-05 13:47:59

  种子产业:报告期内,公司依然面临经营品种多、品种更新换代快,库存量大,市场竞争激烈的经营形势。针对以上情况,公司围绕2021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推进科研、生产、销售等各项工作,持续加强控制成本,降低费用,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加强科研攻关,加快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扩大自有品种经营规模,强化制种环节管理,积极消化库存,全面实施精准营销,拓展销售网络,做好技术服务,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加强种子营销等各种措施的落实。公司种子产业经营质量较上年明显提高,2021年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56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39%。食品与贸易产业:报告期内,受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海运费持续上涨,而且运输时间加倍,导致整个航运市场运输效率降低,致使公司外贸订单大幅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外销毛利降低,影响整体利润。公司番茄粉产品虽然受上述影响,公司通过提前采购原料,锁定较低原料成本,积极拓展国内优质客户和严控产品成本,产品销价内销高于外销,产品成本内销低于外销,获得较好效益。公司脱水蔬菜产品,在销售价格确定的情形下,原料成本大幅上升,燃料、人工、包装材料等辅料的成本上涨,加上地租、农资上涨因素,导致产品成本直线上升,致使主要产品洋葱粉的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0%左右,造成脱水蔬菜产品经营亏损。三是公司鲜菜产品受疫情影响,生产销售高峰期发货困难,销售市场低迷等因素,全年业绩较差。2021年食品与贸易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968.72万元,比上年减少了59.91%。品种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共有28个玉米新品种完成了申报和晋级,其中有4个新品种完成了国家级试验程序,4个新品种完成了省级试验程序。完成了17个玉米新品种(自交系10个,杂交种7个)的品种权保护申请,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4个(敦玉32、敦玉735、敦玉9号、飞天88)。报告期内种子行业现状:2021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与上年有所增长,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达6.44亿亩、总产达2.74亿吨、单产达425.5公斤/亩,较上年分别增长4.2%,5.1%和1.04%;玉米制种基地涨价,生产成本增加,今年制种亩产值从2500元增至3200元,涨幅28.0%,最高增加到3500元;2021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收获272万亩,新产种子约10亿公斤,较2020年增加0.75亿公斤,增幅8.2%;2021年国家有关种业的政策出台较为密集、释放红利之大前所未有,种业发展未来前景较好;2021年疫情灾情频发对种子的科研、生产、销售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2017年新的品种审定办法的实施,新品种培育及审定速度明显加快,新品种大量涌入市场,全国玉米种子市场推广的合法品种5000多个,品种数量大幅增加,品种更新换代快,但突破性品种较少,品种同质化低价位抢占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库存积压严重,老品种迅速萎缩,竞争格局分散,市场竞争激烈。报告期内食品与贸易行业现状: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持续提高,食品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巨大。目前由于食品、农产品同质化,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受疫情影响、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和生产资料升高影响,经营成本不断抬升,国内食品行业粗加工多、深加工少,规模化生产、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高的企业数量少,且知名品牌企业数量偏少,主要靠食品初加工出口企业利润微薄,以往低原料价格、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加之国际上愈加严苛的食品安全准入条款,以及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口受限等影响,对食品加工出口企业的影响巨大。目前,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为摆脱依靠同质化、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食品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公司食品与贸易企业积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靠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重构企业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单品质量,调整产品内外销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1)主要业务: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脱水菜、番茄粉、高原夏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棉花及其副产品和其它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仓储、贸易。报告期内,公司种子产业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66%;食品与贸易营业收入占总收入21.65%,其他营业收入占总收入12.35%。种子产业,报告期主要以自有知识产权品种经营和代繁制种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自有品种生产经营工作力度,公司种子产业已由代繁为主向自有品种经营为主转变。食品与贸易产业,报告期内脱水菜、番茄粉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高原夏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贸易类农副产品主要面向国内企业进行交易。种子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共落实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9.3万亩,生产各类种子4,638万公斤,销售各类种子6,243万公斤。食品与贸易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全年采购各类农产品4.24万吨,销售各类产品2.12万吨,其中:销售脱水菜产品4,504万吨,番茄酱3,923吨,番茄粉2,623吨,高原夏菜10,212吨。一、种子产业:1、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全面实施,明确提出对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及农作物育种、审定、推广给予支持和鼓励。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习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上述国家和省政府政策对育繁推种子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新修订的《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于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对抗病性、品质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分、增加内容外,重点对一致性和真实性添加了新的表述,主要是提高了审定门槛,有利于引导企业培育突破性品种,减少同质化品种,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3、2021年12月31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等四项规章修改通过,农业农村部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产业化的制度准备迈出一大步。行业将迎来市场的扩容、格局重塑双重机会。4、2021年12月24日,国家主席习签署105号主席令,公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将于2022年3月1日实施。新种子法立足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需要,通过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扩展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等,加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力度。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种子执法制度更加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种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5、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绿色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高附加值特色种子市场空间更加广泛。二、食品与贸易产业:未来中国食品消费将继续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呈现感官的新体验、便捷的新形式、健康的新平衡以及情感的新链接四大特点,揭示出食品消费的新动向。食品作为民生需求保障的核心行业,变革首当其冲,挑战与机遇同在。1、公司生产的番茄粉、洋葱粉(粒)产品,做为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将逆势增长。一是慢性疾病预防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目标规划中,成为我国预防医学的首要目标,公司生产的番茄粉产品国家对保健食品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功能性食品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功能性食品发展的黄金阶段,功能性食品必将在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方面凸显其独有魅力并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让具有营养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将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未来将大举进入中国家庭。2、公司高原叶菜产品,主销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公司主打的广东菜心、芥蓝等在广东、澳门市场深受青睐,口感质量在全国高原夏菜种植较为集中的宁夏、甘肃等地也是凤毛麟角,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与融合,需求进一步增加。3、食品产品品牌效应今后更将大有可为,销售必将通过多元化、多载体的各类渠道和场景的营销组合,才能充分获取消费者的青睐。2022年,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打好种业翻身仗和省、市制定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公司未来将聚焦种业,集中一切资源优势强力发展种子产业;在巩固经营规模的同时,切实抓好食品贸易产业的提质增效;切实加快公司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亏损企业的治理整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以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为核心的各项经营管理,不断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2022年,种子产业按照扩规模、增效益、强发展的经营思路,扩大制种面积,提高自有品种生产经营规模,加快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和不育系制种技术的应用,全面启动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切实加强种子营销,提升种子产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食品贸易产业在巩固目前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重点是抓好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力争整体实现盈利。一是市场风险。种子产业:品种更新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对策:公司将通过加快品种研发,提高自有品种经营规模,创新品种营销手段,通过增量增效提升种子产业竞争能力。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食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销售造成很大影响。对策:2022年公司将对闲置资产采取处置、合作、租赁等办法加快闲置资产盘活;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消化种子库存。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
全国服务热线 : 0571-8738592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