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对外贸易的分类(合集7篇)

发布时间 : 2024-02-11 01:12:57

  高盛公司在2001年的《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ks》报告中表示,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将会在未来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者,到2050年世界经济将会重新洗牌,这四个国家也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南非加入了金砖四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截止到目前来看,五国的经济确实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跟当初报告的预测基本吻合。这也吸引了许多学者对金砖国家的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和对策。比如:丁振辉等[1]对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施佳烨等[2]对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都提出,尽管金砖国家在最近几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上还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武敬云[3]对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并不紧密。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使用相关经济学指数进行比较,没有进一步探讨金砖国家内部关系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本文受聚类模型的思想启发,根据2001年到2010年金砖国家的世界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这三项指标[4],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对金砖国家内部和外部贸易环境分别作了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个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的群组统计分析技术。聚类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中我们采用欧氏距离的平方作为距离度量来描述样本之间的亲疏程度,然后在计算中本文选用了系统聚类分析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和平均联结法分别对样本进行了聚类。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发现结果差异不大。所以本文在这个问题中只探讨选用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其步骤如下:

  (1)聚类前先对数据进行变换处理,一般是用标准化变换。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本文中选取的三个指标有不同的度量单位。

  (2)根据研究对象,作具体分析以选择合适的距离。本文选用欧氏距离的平方,公式如下:

  (3)求离差平方和(Ward法)。该法是根据方差分析的原理得到的,如果分类比较合理,则同类样品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较小,类与类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较大。假设类Gp与类Gq合并成新类Gr,则Gr与任一类Gi的距离递推公式为:

  (4)确定谱系分类。本文聚类分析的指标依据是三个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MS)、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以及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RCA)。

  本文选取了2010年金砖国家的数据,并计算出五个国家3个指标(TC、MS、RC)的值(见表1,其中RCA1代表货物贸易RCA指数,RCA2代表服务贸易RCA指数,TC1为货物贸易TC指数,TC2为服务贸易TC指数)。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并用SPSS软件对五国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聚类树状谱系(图1):

  从以上聚类可以看出,如果分成3类,则巴西和俄罗斯属于一类,印度和南非为一类,中国独自为一类。所以金砖国家之间的优势不同(见表2)。

  具体分析其差异时,我们可以从表2看出,中国的市场占有率(MS指数)是最大的,是导致中国是第一类的主要原因。南非和印度在贸易竞争(TC指数)上最弱,所以把它们分为了一类。巴西和俄罗斯在三个指标(TC、MS、RC)上面属于中等值,并且它们之间数值相差并不大。并把它们聚成一类。 以从总体上看,这个优势差异可以看成:中国>

  俄罗斯和巴西>

  印度和南非。

  内部聚类只是分析了金砖国家内部的差异,但不能看出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大小。为了更好地分析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我们抽取了21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的数据,用TC、MS、RC三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聚类树状谱系图(图2)。在聚类分析Cluster Membership 方框中,考虑到既保证各类差异明显类数,又不至于过多,所以本文选择分三类,再分为三类时各个方案所对应的类(见表3)。

  从以上聚类图可以看出,将21个国家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第一类共有6个国家和地区,其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较强,这类国家和地区TC指数皆大于0,RCA指数大于0,MS指数较高。这也说明这G7中6个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上对金砖国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二类为中国和德国,第二类对外贸易处于中等水平,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在金砖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这也和我们内部聚类得到的结果相同,同时验证了我们结果的正确性。

  第三类为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新加坡、西班牙、奥地利、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泰国、荷兰和爱尔兰。它们对外贸易水平相对较弱,并且可以看出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这四国在进行外部聚类时被分为一类,说明四国在对外贸易优势上差异较小。

  (1)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聚类,在对外贸易优势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中国>

  俄罗斯、巴西>

  印度、南非。

  (3)虽然金砖国家近几年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增长,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4)从MS,RCA和TC比较来看,五国都有各自的优势:货物贸易中,中国优势主要是在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巴西和南非主要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俄罗斯则在资源密集性产品上;印度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

  尽管金砖国家对外贸易总量迅速增长,但是占世界贸易和世界GDP的份额普遍偏低,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极其不相称。无论从世界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指数上来看,其数据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五国都应对各自在对外贸易上的劣势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及产品在国内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为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同时,均衡货物及服务业结构,增强在电子信息、保险、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的贸易水平,从而全方位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

  [1]丁振辉,张师飒.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改革发展,2010,77(8):12-13.

  [2]施佳烨,王佩,赵萍萍,周亚骐.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江苏商论,2011,7:69-71.

  [3]武敬云.“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21-30.

  [4]张念.金砖四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5]冯跃,郑锋.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70-74.

  [6]周蕾,郑吉昌.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聚类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84-86.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1.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2.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3.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 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1.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4.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只有过程化或程序化的知识和技能,任何知识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2]童宏祥.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6,(12).

  [3]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8).

  [4]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众多研究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本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1](P28-44)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联系加深,当今世界各国都将对外贸易的进步视作繁荣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外贸易的各项指标也成为国家首脑们的关注重点,是制定国际政策的重要依据。其中进、出口总额是衡量贸易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从图1我们可以直观的得到在1980年-2005年这26年间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1980年-2000年贸易进、出口额增长比较平缓,属于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阶段,2001年-2005年全球贸易额激增,属于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阶段。在世界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国际贸易组织也处于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壮大之中。截至目前为止,在几大国际贸易组织中,世界贸易组织拥有150个成员国,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个成员国,欧盟拥有25个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东盟拥有10个成员国,其中绝大部分还有新的成员国陆续加入。“扩大货物生产与货物贸易并扩大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之一。那么世界贸易组织(或是其他国际贸易组织)建立的初衷是否真的实现了呢?依据全球整体的数据资料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复,因为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组织积极活动的同时,全球贸易额的确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各个国家最关注的还是本国是否在对外贸易方面获益于国际贸易组织,这就需要我们将国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对外贸发达程度和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的作进一步的研究。显然,正如宏观和微观的差别,全球贸易和国家贸易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也不同于前者(单个研究对象不同指标的时序变化关系),下面我们将采用几种多元统计的方法,以国家对外贸易为研究主体,探讨外贸发展程度和国际贸易参与程度之间的联系。

  要考察国家的对外贸易发达程度,不能仅用进、出口额的高低来判断,因为进出口额也包含了其他一些经济指标(如人口、国土面积和GDP)的作用,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需要对众多指标的信息进行提炼,找到能够综合反映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程度的指标,并对具有不同对外贸易发展程度的国家进行分类,从而为下面两节的分析做准备。

  中国以及2005年与中国贸易往来量高的前列国家(计算总解释比例接近60%,其中排除了香港占的16%,具体参见September2006,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DirectionofTradeStatistics),选取的国家见表1。所有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总额的6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将全世界进行划分,只是选取和我国对外贸易上经济往来频繁的一些国家,因为如果按区域划分,就会导致样品数太少,与变量数接近,聚类结果不会好。[2](P54-97)同时,之所以要选择与中国贸易往来量高的国家,原因之一是数据获得的便利,另一个是这些国家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较活跃的国家,研究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聚类指标的选取上,我们主要用到四个指标的数据:各国对外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年中人口数和国土面积。其中各国对外贸易总额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年中人口数和国土面积三项指标用来消除经济总量、人口和国土面积对对外贸易总量所产生的规模(加权)作用,因此在选定具体的衡量对外贸易发达程度的聚类指标时,不采用绝对指标,而全部使用相对指标。本文所使用的聚类分析指标如下:人均GDP(亿美元/万人),人均对外贸易总量(亿美元/万人),每万平方公里总产值(亿美元/万平方公里),每万平方公里对外贸易总量(亿美元/万平方公里),对外贸易总额与GDP比值,人均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万人)。由于上述考察变量有一定的重复成分(重复的部分相当于对同一个指标进行加权),因此要对数据降维,这里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再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筛选因子的规则是特征根大于1。

  1.2005年数据聚类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规则我们对上述7个指标进行综合,选取了两个因子,它们能解释原有变量的85.46%的信息,解释效果比较好。再用这两个因子将16个国家聚类(先标准化数据,采用欧式距离平方,离差平方和最小法,层次聚类法)。将图2进行综合后,得到贸易发达程度聚类结果(分成三类):第一类:印尼,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韩国;第二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第三类:新加坡。2.2000年数据聚类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利用2000年的数据将16个国家聚类,分类结果与2005年完全相同,这表明了上述分类的稳定性,即国家对外贸易发达程度在2000-2005年间具有稳定性,16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处于三个不同的水平上。

  根据各项指标的汇总数据来看(见如表1、表2两张分类汇总图),我们发现,三个贸易类别的指标平均值差异都很大,可以用贸易发达的程度对该聚类进行解释:第一类属于对外贸易发展有待完善的国家,第二类属于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完善(发达)的国家,它的所有指标都要高于前者(除了对外贸易总额与GDP比值之外),第三类是对外贸易发展相当完善的国家,它只包含有一个国家———新加坡。从两张汇总表的数据来看,该国具有高产值效率和高贸易额效率(平摊至人口和国土面积上),显然,新加坡与其他所有国家的贸易发达程度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能和别国作对比。

  从以上分类的结果来看,不考虑新加坡(由于新加坡自成一类,该国的对外贸易比较特殊,因此在这里不将其列入进一步的分析之列),其它两类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类以亚洲国家居多,而第二类以欧美国家居多。我们知道,在全球以及区域贸易经济组织中,欧美国家的活跃程度要明显高于亚洲国家,那么这是否表明:一个国家参加的贸易经济组织越多,贸易就越发达呢?如果这个设想是正确的,那么也就验证了国际贸易组织对国家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为了验证这个设想,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到2005年为止我们研究的15个国家在全球的几个主要的贸易经济组织中的参与情况。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14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德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韩国,美国,印度,中国。世界三大区域性多边经济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2个):美国,加拿大;欧盟(4个):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亚太经合组织(10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泰国,印尼,俄罗斯,美国,韩国。另外,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在国际贸易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3个):马来西亚,泰国,印尼。

  利用如上的参与情况,可以将待研究的15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组织参与程度进行专家打分。

  如前所述,在第二节的分析中,除去新加坡之外,根据对外贸易相关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法将15个国家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有待完善的国家(记为类别1),即对外贸易较不发达国家,包括印尼,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韩国七国;第二类是对外贸易比较完善的国家(记为类别2),即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八国。同时在上一节的分析中,使用专家打分法将各国贸易组织参与数据进行综合得到了相应国家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参与程度得分,分值越高表示参与程度越高,这里的得分数据不同于前面的类别划分数据(定类数据),属于连续变化的定距数据。

  按照文章开头的设想:一国参加的贸易组织越多,对外贸易就越发达(当然还要考虑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熟程度)。为了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分析,这里使用列联表对应分析的方法,构造一个交叉列联表,其中“行”表示聚类的类别,“列”表示贸易得分。并且这张列联表要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分值越高,其趋向于归入类别1的程度越高的趋势,如此也就证实了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组织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设想。

  为了使数据与相应的分析要求匹配,进行列联表对应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于列联表对应分析要求行列均为类别属性,并且频数列列表中不能出现频数为0的单元格,必须对国际贸易参与程度得分进行合理的二元化处理。经过几次试算,确定以得分4.5作为临界值,总分值=4.5为第一类,总分值4.5为第二类。[3](P450-483)于是,将第二节分析得到的贸易发达程度类别(分别为类别1和类别2两类)与第三节分析得到的贸易组织参与分值类别(分别为=4.5和4.5两类)进行频数交叉列联。

  按照对应分析的思想,行列分类类别最小值为2,故最大维度是2-1=1,因此仅使用一个维度就能够综合列联表的全部信息。通过行和列的各个类别在这维度上的相对最标,我们能够发现列联表中的行与列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一国的外贸发达程度与其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的内在联系。行的“第一类”得分接近于列的“分值=4.5”,而行的“第二类”得分接近于列的“分值4.5”,从而认为贸易发达程度与国际贸易组织参与程度有较高的关联度。同时行和列的不同类别分值差距较大,说明在对应分析之前的行和列的划分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这里得到的对应分析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本文的主体立足于全球贸易经济,选点式的对16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更多参与国际贸易组织能够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对目前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可以说,相对于参与其他国际贸易组织而言,入世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入世对于中国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不同的学者对于中国入世说法不同,有人认为无歧视待遇原则和关税减让不仅能够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外贸发展,也为国内改革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学者关注于中国当前对外贸易中日益增多的一系列经济摩擦问题。[4](P105-140)那么入世究竟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与前面这些流行的探讨问题的方式不同,我们这里并不具体针对某一贸易具体现象来衡量中国入世的利弊,因为这样反而会使许多简单问题复杂化和不确定化。通过这里对应分析的得到的结论,我们更加肯定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他贸易组织)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非仅仅只是一个虚设的头衔,这样也可以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是与非的纷争。同时针对以上的对应分析,为了更加深入的发展中国贸易经济,笔者认为中国在未来国际贸易组织事务中应该保持如下的原则:

  在本文的分析中,贸易组织完善程度越高,赋予的专家权重越大,从而国际贸易组织参与程度得分也越高。在表3种列举的5个国际贸易组织中,有中国参加的是WTO和亚太经合组织。其中WTO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当数量的成员国,是所有国际贸易组织中最完善和发达的一个。相比于WTO而言,亚太经合组织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地区性经济论坛”,目前“该组织早先极力倡导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有所放慢”,从而阻碍了亚太经合组织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得益。为此,中国作为其成员国之一,应努力推进其“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强劲和开放的市场以支持经济增长”。[5](P99-104)

  目前,中国仅仅只参加了WTO和亚太经合组织两个国际贸易组织,还有相当一部份国际贸易组织中没有中国的席位。争取加入这些国际贸易组织能够更好的解决贸易壁垒等一系列现存的贸易问题,从而促进中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同时也要考虑成本(会费)和收益(本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之间的平衡。3.参与建立新的国际和区域经济贸易组织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发起新的国际贸易组织。可以看到,在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盲点,已有的国际贸易组织并不足以涵盖这些国家。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不论从中国对外贸易还是全球对外贸易的解释程度,都只有60%,因此后面的分析结论严格来说并不一定就能推而广之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彰显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因此对外贸易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组织也随着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蓬勃壮大起来,国贸组织的重要功能是扩大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探求国贸组织参与度与对外贸易发展力之间的关系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要分析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不能仅仅依靠进出口情况来进行判断,因为进出口包含了更多的复杂指标,不能比较独立地反映国家的对外贸易情况,因此需要对诸多指标进行提炼,找出能够独立完整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首先,定位合适的研究对象,以中国和2005年与中国贸易总量最高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美国、印度。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法,选取四个指标(对外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对外贸易总额作为研究的核心指标,其他三个指标作为剔除额外影响因素的指标,即最终采用相对指标来对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来进行聚类统计分析。根据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水平上的聚类结果,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综合分类排序,可以得到2005年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聚类结果。

  利用相同的方法对2012年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到相同的结果,这说明了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发生水平的发展轨迹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三种聚类结果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第一类代表对外贸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国家,第二类代表对外贸易水平较为发达的国家,第三类代表对外贸易水平相当完善的国家[1]。

  从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考虑到新加坡对外发展水平的高度和特殊性,可以分析其他两类水平的国家,其分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类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属于亚洲国家,第二类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多属于欧美国家。从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贸易组织成员的构成情况来看,欧美国家国际贸易活动的参与度明显要高于亚洲国家的参与度,由此,我们可以假设国际贸易组织的高参与度对对外贸易的发展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可以进一步分析2012年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组织中的参与情况。

  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包括了上述国家中的14个:中国、法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泰国、韩国和印度;北美自由贸易区包含了上述的美国和加拿大;欧盟包括了上述国家中的法国和英国;亚太经合组织包括了上述国家中的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印尼、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欧盟包括了上述国家中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东盟包括了上述国家中的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针对2012奶奶上述国家在国际贸易组织中的参与情况进行专家打分,最终得到,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得分:加拿大和美国6.5分,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得分5.5分,英国、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得分5分,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中国得分4.5分,印度3分,俄罗斯1.5分等。

  根据上述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组织的参与度的情况,利用对应方法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有一定的关系,即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越高,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也越好,反之亦然,国贸参与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水平的发展,并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来看,这个结论是非常匹配的,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对外贸易水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国贸组织参与度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我国应该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组织参与度,为对外贸易发展铺平道路[2]。

  首先,完善已加入的国贸组织参与程度,国贸组织的参与程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国贸组织对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功能,在上述的多个国际贸易组织中,中国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而世界贸易组织是至今为止成员国最多、发展最为完善的国贸组织,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区域性论坛,该组织所倡导的自由化贸易使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难以得到跨越性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中国在该组织中的外贸溢出。因此,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应该建议推进该组织建立一个更为强劲的市场,以促进成员国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3]。

  其次,积极参与到其他的国贸组织中去,中国仅仅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少数的国贸组织中,还有许多权威性的国贸组织中国没有参与到。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的国际市场,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解决国际市场上中国所遭受到的诸多贸易壁垒,中国应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国贸组织,还可通过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水平,获得更多的国际贸易收益。(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1]王云. 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7):61-63.

  不断扩张的欧盟已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最发达的经济贸易实体,而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并且正面临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对中欧贸易关系与动态的研究不论在贸易实践或是理论领域均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目前国内对中欧贸易的关注热点多局限于双边贸易摩擦,如反倾销引发的争端及解决方案等。相反,对贸易理论及双边贸易实践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即贸易模式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则实际上十分缺乏。我们认为,鉴于欧盟与中国在经济总量、成长性等方面的重要特征,对一个发达的一体化组织和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的双边贸易模式的研究不仅极具学术实证价值,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重大拉动作用,并且正面临增长方式变革的政府而言,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拟在目前国内有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和GL指数对中欧商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对中欧商品贸易模式的初步结论,并分析其原因及政策启示。

  目前国内对中国对欧贸易模式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多,且并未有一致的意见。就笔者检索的结果,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中欧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另一类观点则认为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在中欧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虽然互补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非不能共存,但是对于目前哪种贸易形式在中欧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两种意见明显相左。笔者还发现,当前的一些研究在论证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分析结果不一定准确。如王国安、范昌子(2006)计算2003年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初级产品0.745,劳动密集型产品0.573,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0.844,均高于0.5,表现为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事实上,其所计算的大部分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均高于0.5,这与中国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较大出入,而作者又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周帅(2006)的研究认为“中欧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得出这一结论的基础为基于HS两位数计算的GL指数。而根据GL指数的构成,用其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准确度显然受到商品分类程度的影响,分得太细会对实际产业内贸易水平造成过低估计,分得太粗则会高估。根据一般的惯例,计算GL指数一般用到3位数,周文中明显存在由于分类不当而产生的高估问题。上述观点的矛盾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对于目前关于中欧贸易模式的有限的研究结论的信任程度打了折扣。

  一般认为,南北贸易多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的基础上,从而呈现出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间贸易特征,而发达国家(区域)之间由于禀赋相近,南南贸易更多地表现为建立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中欧商品贸易是否符合典型的南北贸易特征?在中国经济经历了二三十年高速增长、资源禀赋和贸易基础发生重要改变,欧盟的范围和经济总量日趋扩大、组成国家经济发达程度更加复杂的过程中,中欧贸易的基本模式是否也在发生趋向南南贸易的变化?对这些问题的明确回答不仅能为既有的贸易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对中欧贸易关系持续、系统性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判断。

  对贸易模式的一种基本描述使用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概念。产业间贸易指国家(地区)间就不同行业产品的交换活动,而产业内贸易则指相同行业内部的产品交换活动。因此可以从分类商品的贸易收支结合贸易额来判断基本的双边贸易结构――如果某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则该行业的贸易收支越趋于均衡;反之,如果产业间贸易水平高,则其贸易收支越不均衡,表现为较大的贸易收支差。我们根据《WTO国际贸易统计2005》中2004年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各产业的双边贸易收支差及贸易额比重(图1)。

  图1反映了双边贸易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行业。其中,中国大量向欧盟出口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电子通讯设备、杂项制品和服装等产品,同时大量从欧盟进口非电动机械、汽车产品、其他化学产品和发电设备等,在这些产品上表现为产业间贸易。而鱼类、医药品、有色金属和未分类产品贸易收支基本均衡,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综合右图各产业的贸易份额可以判断,产业间贸易仍然是双边贸易的主要形式。我们发现,贸易份额超过5%的产业均位于图的上下部分,而且贸易份额越大的产业贸易收支差越大;而位于图中部,即贸易收支基本平衡的产业在全部贸易中的贸易份额很小。即前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行业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很小,而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产业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大。这说明,周(2006)文中提出的“产业内贸易已在中欧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判断是错误的,中欧双边贸易仍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南北贸易特征。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对欧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并将其与中国总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本文系统地计算了中国对欧盟商品贸易的GL指数和中国总体对外商品贸易的GL指数。

  某一特定产品的GL指数为:Bi=1-Xi-Mi/(Xi+Mi),其中Xj和Mj代表j类(种)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以某产业内各产品组贸易额占该产业贸易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可以计算出含n个产品组的某产业的GL指数:GL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取值为0表示该产业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取值越趋于1,表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为了统一口径,本部分计算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采取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方法SITC(REV-3),此分类方法把贸易商品分为10类(见表1):其中0-4类商品为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第5和7类商品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第6和8类商品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第9类为非常规商品。考虑到第9类的份额很小,在商品结构分析中将不予考虑。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1999-2004年中国和欧盟25国,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双边贸易细分到SITC 3位数的统计数据,分别用于计算商品结构和GL指数。

  通过观察对中欧和中国―世界按SITC分类3位数数据计算得出的GL产业指数(表2),我们得出中国―欧盟产业内贸易的一些特点:

  中欧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低于中国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中国欧盟除第4、5和9类商品的GL指数略高于0.5以外,其他商品的GL指数值均低于0.5。但是2004年第4、5和9类商品的比重仅占中国欧盟贸易总额的5%,所以说中欧产业内贸易水平还很低。通过和中国―世界产业内贸易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中欧的产业内贸易也低于中国全部对外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

  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差别较大。总体上说,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制成品中,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第5、7类商品的GL指数约在0.3~0.6之间,而第6、8类商品的GL指数在0.35以下。

  产业内贸易的行业非常集中。部分商品产业内贸易达到很高水平,而且集中发生在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从细分到3位数的256类商品来看,2004年GL产品指数超过0.40的有107类,超过总产品类数的40%。107类GL产品指数超过0.40的产品中,第5和7类占67.5%,特别是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高达55.4%。

  我们注意到中欧第3类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等能源类产品的GL指数在2000年发生突变,从1999年的0.68变为2000年的0.02。这主要是因为第3类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从2000年开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变为0,这与中国整体对外的能源政策有关。中国从1993年开始由一个原油出口国转变为一个原油进口国,随后,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第九个五牛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国际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此后中国大量减少对欧盟的石油出口。

  无论是从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还是从GL指数来看,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很低,以产业间贸易为基本模式,依然属于典型的南北合作形式。双边商品贸易以制成品为主,中国对欧盟的进口依然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欧盟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显示出欧盟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资源互补性依然是双边贸易的重要基础。总的来说,产业内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远未“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同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别较大,在一些技术及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内,如医药产品和汽车以外的其他运输设备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由于在总贸易额中所占份额很低,不足以影响总的贸易模式。综合中欧的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对双边贸易模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出以下判断。

  (一)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持续保持,技术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及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制约因素

  从双边商品贸易模式很容易可以看出资源禀赋差异依然是主导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中国价格低廉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欧盟充足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形成了双方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根据UNCTAD2004年的数据,中国非熟练劳动力年薪约为西欧国家的六至七分之一,熟练劳动力年薪也不足西欧国家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也显著低于欧盟新成员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仍然明显,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非技术劳动力大量存在;此外,随着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使技术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工资上涨起到抑制作用。而在欧盟内部,由于各国实施高工资、高福利制度以及共同劳动市场的存在,劳动力成本高昂将成为欧盟长期面临的问题。双方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显著差异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性的缩小。

  在资本和技术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自身资本积累与外资大量流入使国内资本短缺逐步得到缓解,不再是国内产业成长的硬约束。相反,技术因素日益成为产业国际扩张(包括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近年来,来自东盟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中国商品对欧出口频频遭受欧盟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意味着仅仅建立在低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比较成本优势越来越难以转换成为现实的贸易利益。原创性知识产权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标准日益成为欧盟等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取得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整体的技术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控制能力依然很弱,仅在部分高技术产品或高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组装环节上占有优势。未来中国对欧盟贸易模式的升级转换必将以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为前提,否则,即使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也将越来越难于从对欧盟贸易中获利。

  中国出口贸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出口部门中外资企业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与技术短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资大量进入到国内制造行业尤其是出口产业当中。从1993年到2005年中国出口企业中外资企业的份额由30%增长到80%以上。在对欧贸易当中外资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份额。外资的大量存在固然对中国出口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是外资与本地生产要素如何紧密有效结合的问题。大量资料表明,中国出口行业中的外资企业大量采取两头在外、加工贸易的形式,主要利用本地低廉的非技术劳工和原材料、土地等自然资源,加工出口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与本地的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得并不紧密;生产加工设备投入多,研究开发投入少,这种外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现存低端的产业与贸易模式,反而可能制约中国生产和贸易结构升级。二是外资与内资的公平竞争和利益分配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资给予“超国民待遇”,事实上将外资与内资置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不仅在利益分配上不公平,而且削弱了内资企业在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提升质量、经营品牌等方面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国内产业做大做强、产业与贸易结构升级换代是不利的。

  因此,在长期内若要保证与提高对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利益,中国政府必须在外资政策上有所导向,而不是一味优待。如相对于单一生产环节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投资给予更多鼓励;相对于单一生产性的投资对于研发性的投资给予更多鼓励;给予内外资总体上的公平待遇等等。

  我们选取1999-2002年的panel数据,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等28个变量建立指标体系。包括:进出口总值(x1)、进出口同比增长率(x2)、出口总值(x3)、出口同比增长率(x4)、进口总值(x5)、进口同比增长率(x6)、外贸依存度(x7)、出口增长弹性系数(x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x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x10)、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值(x11)、对外贸易占国内外贸易总额的比重(x12)、出口初级产品比重(x13)、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4)、进口初级产品比重(x15)、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6)、国有企业出口总额(x17)、国有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x1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0)、其他类型企业出口总额(x21)、其他类型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2)、一般贸易出口总额(x23)、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4)、加工贸易出口总额(x25)、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6)、其他贸易方式出口总额(x27)、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变化率(x28)。

  通过提取因子得到:F1在X1、X9、X10、X19、X25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出口总额因子。F2在X2、X4、X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3在变量X13、X14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出口商品结构因子。F4在变量X15、X1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口商品结构因子。F5在变量X18、X22、X2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6在变量X20、X2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外资企业及其他贸易出口因子。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对6个主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并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综合得分F和名次,然后根据名次分类。

  从综合得分看,我们可以将31个省区分为五类: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实力稳居第一位。江苏、上海、浙江、四川、山东、福建、天津、北京、甘肃、辽宁这10个省区可划为第二类。它们的综合得分与广东的差距较明显,但总体来看仍属于靠前的水平,得分均为正数。从地理位置上看,除北京、甘肃、四川外,其它省区都处于沿海地区,有着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地理条件和政策环境。这10个省区分别处于辽东半岛地区、山东半岛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闽南三角地带等我国几大经济核心地区。这些省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全国对外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类包括青海、海南、河南、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北、湖北、宁夏九个省区,综合得分在-0.00343~-0.19856之间。主要处于东北及中部内陆地区。其次是重庆、江西、湖南、安徽、云南、陕西、广西七个省区。它们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综合得分较前一类又次之,各主因子得分排名也居中。最后是新疆、贵州、和内蒙古,它们的综合得分在-0.49~-0.72之间。这四个省区地处我国北部、西北、西南边疆地区,边境贸易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进出口贸易对象除了美国、日本、香港等大部分省区都共有的贸易对象外,就是由其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蒙古、俄罗斯、缅甸等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进一步分析各类省区的主因子平均得分及其类别特征可以看到,广东作为对外贸易的排头兵,主要突出体现在F1、F5和F6上,尤其是进出口总额因子F1上。广东省2001年进出口总额为17649469万美元,是该项变量排名末位的的1899.63倍,占所有第二类省区2001年进出口总额总和的61%多。另外,广东省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他贸易出口方面同比增长较大,成效显著,说明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在企业结构、贸易方式上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稳定。但在发展因子F2、进出口产品结构因子F3、F4上得分为负。其中,发展因子得分最低,为-0.39615,这主要是由于基数过大,高速发展困难。

  第二类省区在各项主因子上得分差距不大,较均衡。其中,发展趋势较明显,在外资企业和其他贸易方式下的出口增长是得分最差的一项。这类省区数目最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稳定,是支持全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上海是对外贸易总额最大的地区,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四川、甘肃虽在F1上得分不高,但发展最快,这也是它们能挤身第二类的主要原因。其余各省如江苏、山东等,各项因子得分都排名较靠前,综合实力较高。

  第三类省区的突出特点是对外贸易总体实力居全国中等水平,但发展因子得分高,因而可以定性为外贸成长型省区,后发优势及潜力巨大,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弱势在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F3、F4得分为负。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类省区处于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带,总体上比较分散但局部相对集中,如黑龙江、吉林、山西处于北部内地,区位环境类似,在主要进出口产品和贸易对象上有一定相似性。

  第四类省区出口商品结构上优势明显,工业制成品比重高;外资企业出口增长率均值较大,这与该类省区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强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重庆、广西、云南地处西南部内地,江西、湖南、安徽地处中心部内地,陕西地处北部内地。

  第五类省区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上有一定优势外,其他几项主因子得分都为负,排名靠后,因而这类省区外贸总体实力不高,有待开发。尤其是发展因子一项,得分仅为-1.82286,其中新疆又最次,2001年进出口同比和出口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为-21.76%和-501.09%。这说明该类省区对外贸易发展力度不够,亟待提高。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原因及区位优势因素、政策倾斜、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及经济结构的差距。

  根据分类结果,我们针对各类省区的对外贸易特征,结合其自身优势,发挥省区对外贸易联合发展战略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发展战略建议。

  广东、海南、福建三省的对外贸易实力均名列前茅,由于它们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在区位优势上具有趋同性,建议对其采取如下发展方案:可由这三个省区和香港、澳门、台湾组成一个“中国人外贸”,在中国人外贸圈内,4个地方都是同一民族,是经济比较优势的一种自由结合。中国东南沿海省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对外贸易实力雄厚,若有其他3个地区的合作,就能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潜力。

  北京、天津共同的问题在于外贸发展潜力应进一步挖掘、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出口,扩大一般贸易比重。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应加快外贸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科技为先导,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及深加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的对外贸易。要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重点开发塘沽,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对外贸易地带。

  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在聚类分析中虽然被划入外贸较发达省区行列,而内蒙古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处于落后地位,但考虑到其地理位置上与另外两省区的紧密联系,对其采取相同战略。这四个地区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日本、朝鲜和韩国可以组成一个东北亚外贸圈。在该外贸圈内,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既可满足日本和韩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又可满足俄罗斯引进劳务的需要。而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也可引进日韩的先进技术,开发自身资源。随着东北亚外贸圈的扩大,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区相继加入,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北美经济圈”渗透。

  河南、湖北属外贸发展型省区,隶属第三类,安徽、江西、湖南隶属第四类,为成长型省区,由于这5个省区地处我国中心部地区,没有明显的沿边或沿海区位优势,应大力推进省区内运输干线的开放,如安徽可开放京九、京沪、亚欧大陆桥沿线,强化与相邻沿海沿边省区的对外贸易协作。河南应着力发展以机械电子业、医药化工等产业为龙头的外贸经济。湖北可重点开发以武汉为中心,以江汉平原为腹地,以黄石、宜昌、襄樊为顶点的大三角外贸区。湖南要大力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色冶金和轻纺工业的对外贸易。江西要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稀土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等外贸支柱产业,加速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九江工业走廊,带动全省外贸发展。

  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属于不同类别,但它们是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总大部分信仰教,与中、西亚等国家具有共同的民族习惯和。可以同独联体的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以及西亚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若干国家组成对外贸易圈。西亚国家盛产石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是这些国家由于国内经济薄弱,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上市场狭窄,不得不把大量的“石油美元”投放国外。中国西部地区与西亚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吸收海湾产油国家巨额剩余美元,从事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外贸建设。独联体各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同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大互补性,有利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对外贸易。

  陕西应以西安、宝鸡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对外贸易发展重点,抓紧扩大能源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的对外贸易额。甘肃应重点发展有色、黑金属工业,对外贸易的区域开发重点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地带和兰州经济区。宁夏应着力创建一批名牌和优势拳头外贸产品,重点建设银川经济区的对外贸易。青海应集中力量发展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外贸。新疆可重点发展同西亚地区的边境贸易,发挥自身在石油、食品轻纺工业上的优势。

  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自治区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可组成印支那外贸圈。在这个外贸圈内,我国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除四川属于第二类外,其余水平都不高。而其他国家大都属于穷国,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进出口贸易能力有限。因此,圈内贸易规模受限。但近几年来,这一区域的一些不太开放国家也纷纷加快开放步伐,特别是缅甸。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这一贸易圈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
全国服务热线 : 0571-8738592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